第三节 播种面积
作者: 暂无 日期:2017-03-13 文献类型 :地方志
描述:
第一节 远古至清的手工业发展
作者: 暂无 日期:2017-03-13 文献类型 :地方志
描述:
第一节 农业概况
作者: 暂无 日期:2017-03-13 文献类型 :地方志
描述:
第一节 农业发展简史
作者: 暂无 日期:2017-03-13 文献类型 :地方志
描述:
第一节 先民史前活动
作者: 暂无 日期:2017-03-13 文献类型 :地方志
描述:
秦石鼓文与渔猎文化研究
作者: 李向阳  日期:2007-05-01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石鼓文 渔猎研究  
描述:石鼓文自唐初出世以来迄今将近1400年。在这期间,因为石鼓文的残泐导致关于石鼓文的归属、时代及内容的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使到了民国时期的马衡、罗振玉、郭沫若等著名学者主张的石鼓为秦刻石得到确立,其具体年代问题仍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如马几道、陈昭容等坚持“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之间”的说法在目前没有新的材料及考古发现情况下不失为一种比较合理的提法。诚然石鼓文时代问题是破解石鼓文的关键,但是与其在缺乏材料的情况下再进行无益的争论,不如换个视角对石鼓文这个重要的历史资料进行研究利用。本文欲针对石鼓文中的渔猎文化因素,以春秋时期渔猎为背景,结合文献资料作一个专题研究。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对石鼓文研究及先秦渔猎文化研究做一个概括性描述。作者认为鼓文所记述的主要内容是捕鱼和田猎活动。即使许多文字已经残泐辨识不清,通过对石鼓渔猎要素的解析,结合前人对石鼓文字及内容的考释,足以向我们展示出春秋时期秦国鲜活的渔猎文化面貌。鉴于对石鼓渔猎研究的成果较少,有必要作一次更深层次的专题研究。 石鼓文的时代问题。石鼓文的时代问题是石鼓文研究中长期存在争论,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同样,在本文的论述中,时代问题仍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一部分,作者主要通过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及其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辨析,比较其优劣,选取一种相对合理的说法。经过分析,最终采用“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之间”这个时间界限作为石鼓所记渔猎发生的背景时代。 石鼓文田猎的性质。西周是一个礼仪社会,礼的精神贯穿在社会的各个方面。田猎活动同样是包含着一系列礼仪活动在里面。因此田猎也被称为“蒐狩之礼”。这一部分作者通过对文献资料中的西周、春秋田猎活动的解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西周时期的田猎主要是天子、诸侯军事演习借助的手段。到了春秋时期,田猎的性质及功能逐渐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田猎部分被取消,纯粹的军事检阅出现;另一方面军事检阅部分被省略,只保留了田猎部分,田猎因此变成了一种游戏娱乐活动。而石鼓文田猎正是这种变化的一个见证。通过对石鼓文中的一系列行活动如猎前誓师、占卜吉日与师前祭、开辟猎场、田猎进行、猎罢献禽祭祀五个方面解析,认为石鼓文所记的这次田猎是兼具军事训练及娱乐的活动。 渔猎环境的考察。渔猎是对自然生态环境依赖性很强的一种生产活动。没有河、湖水资源及丰富的天然植被是不可能孕育渔猎文化的。作者通过对石鼓文中的捕鱼地点汧水流域以及春秋时期秦都雍城附近的历史地理环境作一番考察,认为当时的秦雍都附近具有优越的自然渔猎环境。 渔猎的方式及其工具使用。这一部分作者分别对捕鱼、狩猎采用的方式进行分析。在捕鱼活动的论述上,主要是对《汧殹》石中的“(?)”字做一个文字学考察,虽然对于此字的释读尚有争论,但是文中出现的大量鱼类告诉我们:此次捕鱼是使用了网罟一类工具的。狩猎活动是石鼓文记述的重点。从《田车》、《车工》、《銮车》我们可以说是采用了车逐的狩猎方式,结合《乍原》中的“秩秩逌罟”,可知此次田猎是一场大规模的车猎,而且是采用围猎的方式。 春秋时期秦人渔猎及其地位。石鼓文中所记的春秋时期秦人渔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是在农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的这个背景下发生的。它向我们证明在社会经济结构朝着农业型社会转变的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这段时间里,渔猎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表现在它与人们生活中的饮食、日用、祭祀、娱乐活动有着密切关系,也因此证明渔猎在秦人社会是有着一席之地的。 结论:石鼓文中渔猎描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渔猎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证据。通过对田猎性质、田猎方式、田猎与社会生活关系几个重要方面的解析使我们看到,时值秦国农业快速发展的春秋时期渔猎在社会生活中仍扮演重要角色。
社会史视角下的明清农书研究
作者: 康旭峰  日期:2006-06-01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书 经世致用 士人 社会史 明清 
描述:明清时期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时期的农书编纂亦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明清农书不仅在数量上全面超越了以前各个历史时期,而且其内容广博,涉及了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并且对明清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明代中期以后,“经世致用”思潮风行;明末清初和清末出现了两次“西学东渐”的高潮;“农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强化;以科举考试制度为特征的精英教育与民间大众教育紧密结合;出版印刷业繁荣。所有的这些都成为了明清农书创作的有利条件,促成了明清时期农书创作高潮期的出现。受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和封建王朝重农思想的影响,士人群体是明清农书的创作主体,而这其中,具有进士、举人等科举功名身份的各级官员和在野士大夫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以地方性农书为代表,明清农书有着显著的地域特征,而明清时期普遍实行的地方官员任职地域回避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农学的交流。明清农书的创作也体现出了一定的时代特征,如明代农书的创作的高峰期是在嘉靖以后,而光绪朝则是清代农书创作的兴盛时期。这其中既有“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也有海外贸易的刺激,又有美洲新作物的推动。 借助于明清农书,明清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播在农书作者与农民之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明清民间大众教育的繁荣使得广大农民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这是农书在农民群体间传播的前提。由于明清时期出版印刷业发达,农书的价格并不是农书传播流布的重大障碍,而明清时期多元化的图书发行渠道也有利于农书的传播。明清时期的民间日用类书能有效地传播物候、农业生产知识。图说性质的农书因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故广受欢迎。明清农书在海外的传播促进了中西衣学的交流,扩大了中华农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清末直隶协赈考察
作者: 杨虹  日期:2011-03-20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甘肃旱灾 协赈 江南北水灾 
描述:荒政,是政府为救济灾荒而颁行的法令、制度和政策措施的总和。封建时代的荒政体系发展到清代已经达到顶峰。20世纪初,清王朝统治愈行衰败,政府主导的荒政体系即主要是官赈已名存实亡。在此背景下,省际之间的协赈逐渐兴起。协赈,主要是省际协赈,意指在本省经济许可范围内,协助其他省区灾荒赈济的活动。直隶协赈因颇具时代与地方特色,从而成为本文考察对象。 探究20世纪初直隶协赈状况,首先要对其协赈背景有所了解。庚子国难中,直隶受创巨大,自顾尚且不暇更无力兼济他省。但此后直隶农工商业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协赈他省奠定了经济基础。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思想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批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投入协赈行列,并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从而为协赈活动地开展打下了社会基础。其协赈江南北水灾和甘肃旱灾即为典型事例,本文对其进行了具体地考察。首先是对相关灾情及灾省官员和江南义绅的赈灾活动予以关注。然后从官方与社会力量两方面对直隶协赈活动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着重对报界、善会及女界等社会力量的筹赈活动予以考察,力求再现直隶官民共济他省灾荒的情景。最后通过将20世纪初直隶协赈活动与江南义赈以及本省19世纪末协赈活动进行比较,揭示出直隶协赈的时代与地方特色,即募捐主体多元化趋势、募捐机制近代化趋向以及协赈思想多层次性。
清代乾隆时期自然灾害与荒政研究
作者: 张祥稳  日期:2007-04-01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乾隆时期 康乾盛世 自然灾害 灾害史 荒政 
描述:“自古圣王之世,水旱之灾亦时有之”。康乾盛世时期的乾隆朝也不例外,它是我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多发期之一。乾隆朝60年间,自然灾害的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被及的范围广,涉及的人口多,产生的危害大。面对频仍的自然灾害,乾隆在发出“灾民实可怜”叹息的同时,命令大小官吏,要把民饥民困视作己饥己困,务必以拯灾恤困为“国家第一要务”,“宁可国家多费帑金,断不可令闾阎一夫失所”,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拯灾救荒的政策措施——荒政。乾隆时期的自然灾害和荒政,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生活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衰落的重要因素。 时至目前,史学界对上述问题研究较少,成果更是凤毛麟角。我们认为,对乾隆时期的自然灾害和荒政展开深入、全面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对这一时期的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从中归纳出乾隆朝60年间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及人为因素;另一方面,乾隆时期的荒政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对于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对我们今后的防灾、救灾和抗灾工作无疑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同时,对于康乾盛世衰落的原因,史学界一直忽略了自然灾害、荒政这两大因素,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所以,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三大板块:乾隆时期的自然灾害,乾隆时期的荒政,乾隆时期自然灾害、荒政与康乾盛世衰落之间的关系。 本论文以清代乾隆时期(1736——1795年)全国18各直省的自然灾害与荒政为研究对象,阐述乾隆时期自然灾害发生的全貌,研究这一时期拯灾救荒的政策措施及其落实情况,分析自然灾害与荒政对康乾盛世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占有材料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历史学的实证考察为基本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证紧密结合,综合运用计量、归纳、考证、演绎等研究手段。按照选题研究思路,充分利用和吸收自然灾害史、荒政史和清史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借助灾害社会学、灾害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全面介绍乾隆时期的自然灾害,梳理乾隆时期的荒政体系,研究自然灾害、荒政与康乾盛世衰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结构安排上,把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既有对乾隆时期自然灾害发生和荒政落实情况的整体描述,又有典型的个案分析;在行文过程中,把文字叙述与图表显示紧密结合。 全文主要由六章组成: 第一章,主要阐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动态,选题的依据和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目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研究方案,以及本论文研究的时间段和地理范围界定,等等。 第二章,详细介绍清代乾隆时期水灾、旱灾、雹灾、虫灾、冻灾、风灾、瘟疫和地震等八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乾隆朝60年间,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特别是水旱灾害。在上报至中央政府、确定已经“成灾”或已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中,水灾被及的总州县次约为8074个,旱灾为3770个,雹灾为1148个,霜灾为163个,风灾为271个,人疫、牛疫共68个,地震111个。由此看来,乾隆时期,水旱雹灾发生最为频繁。在各类已发生的自然灾害中,有的被灾面积大,受灾人口多,危害严重,所以文中有选择地对一些特大自然灾害作专题介绍。 第三章,主要是在把乾隆时期自然灾害发生情况与清初康雍朝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归纳乾隆时期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影响自然灾害发生的人为因素等。这一时期自然灾害的发生,呈现其自身的特点,如:灾害种类繁多,以水旱雹灾为主,地区分布不均衡,年发生情况差异较大,地形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决定着灾种及其发生的频度,等等。显然,乾隆时期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这一部分主要是探讨乾隆时期的人为因素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政府在水利问题上的不作为,民间对水利兴修的消极态度,各地普遍存在的与水争地现象,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封建迷信思想盛行;等等。所有这些,使自然灾害发生更加频繁,危害更大。 第四章,首先,简述清代以前我国古代荒政的发展历程,介绍清初顺康雍时期拯灾救荒的基本程序、主要措施及备荒情况,以便于对乾隆以前荒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下文阐述乾隆时期荒政作必要的铺垫。然后,着重研究乾隆时期,面对频繁的自然灾害,政府在借鉴前代荒政的基础上,制定了系统的救济灾荒的制度和政策,并在实际中加以落实。虽然这一时期关于荒政并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法律、法规出台,但在“以例治天下”的清代~①,已经出现过的拯灾行为即是以后救荒的范体。实际上,乾隆继位以后,在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就使政府救荒行为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荒政的集大成时期,它也是我国古代荒政最完善的时期,不论是与有清一代的各朝相比,还是与清代以前的各代相比,这一结论是毋庸争议的。 我国自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随着自然灾害的出现,荒政便应运而生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清初顺康雍时期,救荒的基本程序包括报灾、勘灾、审户扣给赈,主要措施包括蠲免、抚恤、赈济、借贷、缓征、平粜、安辑流民等,地方主要是通过常平仓、社仓、义仓等积谷备荒。乾隆时期,拯灾救荒的基本程序与康雍时期不存在多少差异,只是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时间上的规定作了变动,有利于灾后赈、贷、蠲、缓事宜。在赈济问题上,乾隆始终恪守一个原则,即成灾必赈,它包括灾后抚恤、正赈、加赈和厂堂赈济,特别是加赈,在这方面,乾隆朝的政策极其宽大,几乎每年都有此举;赈济的钱粮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乾隆一贯反对私人钱粮参与其中,除了乡村的粥赈等慈善类行为;正是因为如此,仅赈济一项,60年间国家花费的银粮可谓不计其数,无法准确统计。在灾后借贷和钱粮缓征方面,乾隆时期的政策大大突破了前代的规定,政策上有越来越重视和宽松的趋势;特别是以往例不缓征的漕粮、漕项,在这一时期常常予以“法外开恩”。这对缓解灾民困苦,使灾区粮食充裕,稳定粮价和物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灾区赋税的蠲免也是乾隆时期荒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过程中,不但使蠲免的有关政策得以兑现,而且在皇帝巡幸、战争爆发、连年被灾和普蠲全国钱粮之际,灾民们也往往得到额外的蠲免,其数字惊人。为了使灾民有力购粮度日,乾隆还将政府所储或所购之粮减价出售,有按例减价,亦常有破格减价,即通过政府对灾民的粮价补贴,尽可能让灾民度过难关。除了政府直接向灾区调拨大量的粮、银外,乾隆还充分利用市场实现全国范围的粮食自由流动,最终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为灾区“裕食”的目标。令人遗感的是,尽管乾隆为救荒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在备荒特别是在地方积粮以备荒歉方面关注不够,因而使各地最终把救荒的希望寄托在中央政府的临时补苴上,这主要表现在各州县积储严重不足、积储制度徒有虚名,乾隆对这一情况也是一清二楚。总之,乾隆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在荒政方面作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尝试。这一时期的荒政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各地荒政落实情况差异较大,不尽人意,文中通过个案的分析,使我们可见这一问题之一斑;造成荒政落实不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五章,它是在第二、第三、第四章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的衰落与乾隆时期自然灾害和荒政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康乾盛世是在乾隆朝中后期逐渐衰落的。但时至今日,没有一位学者把自然灾害、荒政与康乾盛世的衰落联系起来。实际上,笔者研究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其主要表现在:自然灾害严重破坏了农业经济,使本来就停滞不前的传统农业出现了倒退的趋势,虽然从形式上看,这一时期的荒政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灾区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实际上其作用微乎其微;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一方面迫使清廷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力,用于对灾区的蠲赈贷等;另一方面,对被灾地钱粮的缓征和对灾民的借贷,也使数额巨大的钱粮因灾害连年、人民生活困苦等原因而最终无法征还,国家的财政收入受到严重影响;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广大农民不得不依靠政府度过难关,这样就使得政府与百姓暂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人民群众在与官员的面对面接触中,更进一步清楚地认识到吏治败坏等社会深层次的问题;还有,自然灾害特别是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本身就暴露了政府在水利问题上的不作为。在我国封建社会,“四民之中,最苦者农也”,毫无疑问,在自然灾害中真正受苦受难的是平民百姓,他们本来生活就十分困苦,劳作终年,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可以想象在自然灾害的频繁侵袭下是一幅怎样的不堪入目的灾民图。尽管乾隆政府在实际中为了救民于水火也进行了相应的努力,但由于存在全国粮食总量严重不足、自然灾害过于频繁、吏治败坏等多方面因素,使这一时期的荒政并没有能够解决灾民的实际问题,因而灾区的闹赈、遏籴、抢米等斗争此伏彼起,虽然它们都无一例外地遭到政府的残酷镇压;灾民流离于道络绎不绝,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安置措施,但最终没有遏制住流民大潮,使他们最终成为清代中后期反抗封建专制统治的主力军。所以,自然灾害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最终,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盛世正是在乾隆时期自然灾害的风风雨雨声和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浪潮中落下了帷幕。 第六章,对本论文的第二至第五章进行总结和提炼,认为:清代乾隆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自然灾害的多发期之一。这一时期自然灾害有其自身的特点是。自然因素是导致灾害频繁的最直接的原因,但人为原因却不可忽视。自然灾害使农业生产损失惨重,严重影响国家财政。它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灾民生活更加贫困,流民问题越来越严重。乾隆在荒政上可谓不遗余力,慷慨大度,他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另外,还应与他的个性和信仰佛教有关。 康乾盛世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它开始衰落于乾隆中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自然灾害及荒政的影响不应忽视。透过乾隆时期的自然灾害、荒政及其对康乾盛世衰落的影响的全面考察和研究,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四点启示:一是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二是自然灾害是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荒政是一把“双刃剑”,要重在落实;四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必须把科学防灾、救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也必须把依法救灾和以德救灾有机结合。 尽管本文在撰写过程中,笔者广泛地搜集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和深入的分析,但由于涉及的资料繁多、撰写时间仓促和个人专业水平有限等因素的存在,文章的不足甚至舛误之处在所难免,如对自然灾害被及州县次、荒政实施过程中相关数据统计不够全面,只对自然灾害发生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对康乾盛世的衰落与自然灾害、荒政之间的关系分析也不够全面、透彻,等等。
汉代河西人口分布系统考述
作者: 杨芳  日期:2007-05-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河西 人口分布系统 汉代 
描述:本文主要依据河西地区出土的汉代简牍资料,结合传世文献和前辈学者的相关论著,对汉代河西地区人口分布系统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文主要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前研究概况等。 第二部分为汉代河西的民政系统人口及数量,包括内地移民、少数民族和奴婢。主要论述了移民、少数民族和奴婢的来源、管理、生活及待遇等问题,并对民政系统人口数量进行了推算。 第三部分为汉代河西的军屯系统人口及数量,包括军队成员(戍卒、田卒、骑士、庸卒、应募士、谪卒、良家子)、士卒家属、葆子、私从者等,主要对这些人的身份、来源、活动等进行了考证,并对军屯人口的数量进行了推算。 第四部分为汉代河西司法系统人口及数量,司法系统管理下的人口主要有囚犯、囚犯家属和恶少年,主要对囚犯的来源、管理和生活,以及恶少年的身份、活动进行了考述,并对司法系统的人口数量进行了估计。 第五部分为流动人口,包括是客民、流民、商人、外国使团等,主要对客民的身份、活动及流民、商人、外国使团的活动等问题进行考述。 第六部分为结语部分,依以上各部分的考述为基础,对汉代河西人口的构成特色及其影响进行了总结和阐述。
< 1 2 3
Rss订阅